本帖最后由 无语 于 2014-7-14 14:06 编辑
Google 以 32 亿美元巨额收购 Nest,有人开始用手机掌控家具和门锁,智能家居这个概念离我们渐近。谈起这个话题,可能我们优先想到像智能冰箱、微波炉、电视这样的大件货。有没有想过将智能武装到牙齿,例如在一颗灯泡上?今天爱范儿评测的飞利浦 hue,就是去年在欧美的一款明星级智能照明系统。不过在使用前我在疑惑,一款能远程控制的变色灯,有多智能?而答案,我们一同往下发掘。
包装 & 内容当将 hue 拿在手上时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仿佛飞利浦一向给人传统的形象也随之烟消云散:谁说 “灯泡” 不能包装得逼格满满?hue 绝对是一款潮货。包装的趣点在盒子右侧的圆滚轮上。拨动滚轮,中央灯泡的颜色是会一直变化的,这个设计的巧妙在于,既展现出 hue 的特性,同时就算不买,路人也可能忍不住把玩一下。
包装内部也非常简单,分别是三颗支持无线联网的 LED 灯泡,底部乳白色的圆形硬件则是负责联网的中控(bridge)。另外在夹层中还有一个为 bridge 供电的迷你变压器和网线一条,除此之外,没了。
hue 与普通灯泡对比,因为结构较复杂的关系,显得分量 “过人”
安装如此简单
1600 万种色不过在介绍功能前需要说说 hue 的技术成分。hue 的字面意思是 “色彩”。灯泡颜色、亮度随意改变,对于普通灯泡来说,只能更换灯泡,但对 hue 来说,只需要通过手机应用划一下就可以满足你这些需求。用户可透过 iOS/Android 设备(注:Android 客户端在不久的将来即将上线),便可因应喜好与室内环境随意对灯组实现远程的调控,每颗灯泡内含了三种颜色的 LED 芯(红、蓝、青),色温可从从冷到暖任意切换,因此理论上共可调配出 1600 万种颜色。
这套系统的强大之处在于,一组 bridge 最多支持多达 50 个 hue 灯泡,用一部手机即可划一统筹,并通过无线对室内照明实现各种设定与互动(注意,有互动)。50 个灯泡的联网方案,飞利浦并没有使用传统的 WiFi,因为首先要问为何我们现在都换上节能灯?毫无疑问,是为了节能。因此除了采用了仅有 8.5 W 就有 600 流明的 LED 灯胆外(这个亮度相当于 60W 的普通灯泡),飞利浦在 hue 上使用了另一种无线通讯技术 Zigbee。Zigbee 这种技术相对 WiFi 的好处是,一方面功耗只有后者的 1/10,另一方面 Zigbee 采用的是网状网络呢(mesh network), 这种技术不会只是单点传递信息,而是每一个灯泡都能互相沟通(如下图例),因此这样能够靠灯泡来扩大网络范围,减少环境局限与中控的压力。节能与稳定的 Zigbee,是智能家电的一个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好色的灯泡手机打开 hue App,系统就能自动检测到房屋中所有的 hue 灯泡,并且你能够对其一一单独进行设定。为方便用户,飞利浦已预置了多种不同的颜色、亮度方案,如功能作用比较强的阅读模式、活力模式,也有充当情景作用的日落模式、海滩模式。不同模式会在发色、亮度、色温上有不同的表现,例如当有三颗 hue 灯泡在一起呈现日落的时候,其中一颗充当高光,另外两颗分别充当神深色光与浓色光,这样应在墙壁上就会贴近真实的黄昏效果了。除此以外,用户能够让应用读取手机中的照片,例如你选择一张日本鸟居的照片,这时候灯泡则会呈现一抹浓浓的红。总的来说,各种效果可以随用户 DIY,另外在 meethue.com 的官方渠道可以下载和上传更多自定义的情景模式。
照明如何智能?不过如果只能做到 “好色”,那 hue 可能更适合放在酒吧和画廊,但对于一件智能家居用品,除了颜色对生活的点缀,或许我们还需要对它的智能性来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数天试用,现在我大概总结出一些 hue 的主要用途:

收到邮件前
收到邮件后另外,飞利浦对 hue 野心不仅于此。 原来 hue 还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平台,开发者能够根据自己的创意,为 hue 开发出不同的应用。具体,大家可以看看一个与游戏互动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