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洛西:从技术到艺术 - 1你画出来光会拐弯,但真的可以实现吗?
图:路易威登的光学外幕墙,由原飞利浦全球设计总监、现奥地利zumtoble集团首席设计官和首席市场官Rogier van der Heide执笔,绚丽得往往自然成为一个区域奢华零售的标志,但绚丽的背后都是一个个严谨的光学计算。以光为例,光的设计是种视觉的艺术表达,但是,必须依靠光学和电气技术来实现。所以不仅仅是照明设计,很多设计领域的先天缺陷会在于对技术的深刻掌握和理解。
图:这不是什么灯光节,而是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建筑学专业大二本科生作业“二十四节气”其中一个,郝洛西学生灯光装置作品《小雪》,用“暖”来反衬“冷”,是个艺术性很强的视觉创造,冷暖光源的相互碰撞,用废气塑料、纸皮制成的碎片,在灯光下象星星点点的雪花,意境跃然。所以在同济,我们的学生全部来自建筑学院,然后我们还要做很多科研工作,同时,参与非常多的工程实践,我常说,三架马车,每一架都不能少。对社会没贡献的设计都是烂设计
图:顾薇薇专为聋哑人设计的声光信号转换设备。
图:韩国设计师KimMinsoon设计的LED手电筒,能把求救声音转化成光信号,用于野外意外时的呼救,这款产品也因此获得了红点奖。在我看来,这是个很小的设计,但也是个很了不起的设计。千万别对小善不以为然。一个照明设计师应该做到什么?是不是动仄大项目,外表看起来像个艺术家,能画几张图就可以了?设计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专业的技能为社会贡献了什么,在设计中是否用创新让生活变得更好。这似乎是句高大上的话,其实真的不然:一个老年公寓真的是把马桶升高再加个扶手就可以贴标签了吗?为何不考虑用光延缓解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症)的发生;LED的技术发展,能为盲人、聋哑人带来什么福音?公共建筑的安全性与人的安全感如何体现在照明设计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