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google草图大师软件的起始画面,相较此前的3DMAX,就好比DOS操作系统和Windows的差异,用最直观简单的方式构建了三维感官,就是设立了“参照物”,哪怕是最简单的三条线,“空间感”就出现了。





图:无论是建筑的下沉广场或是家居的下沉空间,“低”给人带来的心里感受就是“安全、私密、放松”这些。因此,光的所需要构造的,也是这种形神兼备的“高低”之分。
图:以建筑中的人行道路照明为例,如果采用的是埋在墙侧壁的台阶灯,那么被刻意压低的光照度带来幽暗的路面,让人感受到其私密性心理暗示就比较强,同时,由于光线主要落点在路面上,建筑立面获得的照度低,空间感也减弱,指引性强。
图:低水平、低照(亮)度、低密度这三个低,营造了“私密、亲和”的心理暗示关键词,所以如果把该应用编写进运知光“傻瓜书”系列,甲方的场所与上述关键词相关的,譬如“度假村”等等,大可直接对口采用这种布灯方式。
图:很显然,低密度的布灯,哪怕是线状排布,都会让人感觉错落,属于点状群,一旦密度提高,其他不变,其实就有“点连成线”的意思了,这时候整体感觉依然私密,但亲和力相对减弱了,有了“规整”严肃的意思,你们看这张图,“度假村”的感觉已经没有了,取而代之的,你会联想到一些公共空间,或者图书馆这样的场所。
图:三低的另一些做法。
图:只要我们将高度、亮(照)度、密度三者相应提高,将会为空间带来与“三低”完全不同的方式,如果用建筑空间语言描述,其实就等于把空间感“升高”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