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坊组装厂就是因为运作成本低,是目前最为活跃的LED制造群体。数万元的创业成本也就相当于大品牌企业为经销商报销当月的广告宣传费用。运营成本相差之大可想而知。”一位业内人士对比后告诉记者。 难以复制的成功 就像十多年前做灯饰,七、八年前做光源的创业者一样,几乎每隔一天陈伟便到LED配件专业市场转转看看,即使没有采购需求。“因为LED芯片、铝件、驱动等‘三大件’的价格每隔数天就有变化,小厂没有品牌附加值只能靠微利,一批货只要6个点左右的利润报价失误就很可能导致亏本。”陈伟对记者说道。 对于目前LED组装和作坊的厂家企图复制传统灯饰照明发展的成功轨迹,品上照明总经理叶正平不以为然:“LED是节能光源,与照明产品有很大不同。尤其是在市场已经开始接受LED品牌,厂家没有综合技术和做好产品的心态,很快会被淘汰。” 据了解,组装厂家还面临议价能力低,原料采购须现金交易,客户要求铺货、OEM结款周期长、订单不稳定、员工流动大等等问题。而目前无论是传统照明产品企业还是外来财团进军LED领域,均拥有渠道、资金、人才、技术等实力。市场环境也从原来的来料加工、散乱粗放转变为品牌竞争、集约开放的经济模式。 对于LED终端产品趋势的发展,成都伟光灯艺连锁董事长余伟光斩钉截铁地说:“就像所有商品和消费发展到成熟阶段一样,LED终端的未来肯定在品牌企业的优质产品。虽然现在存在着价格、渠道等多方面重重制约。” (文章来源:高工LED)